智慧校園即智慧化的校園,也指按智慧化標準進行的校園建設,國家標準GB/T 36342《智慧校園總體框架》中對智慧校園的標準定義是:物理空間和信息空間的有機銜接,使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便捷的獲取資源和服務。
智慧校園通常由以傳感器網絡及智能硬件為核心的校園基礎設施和部署在數據中心內云端服務器上的智慧化軟件系統(tǒng)構成,常見功能可分為智慧教學環(huán)境、智慧教學資源、智慧校園管理、智慧校園服務四大板塊。
在傳統(tǒng)校園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實現從環(huán)境信息(包括教室、實驗室等)、資源信息(如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應用信息(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等全部數字化,從而為資源和服務共享提供有效支撐,這種做法稱之為數字校園(digit campus);智慧校園是數字校園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提升,是教育信息化的更高級形態(tài)。
應用平臺是智慧校園應用與服務的內容體現,在支撐平臺的基礎上,構建智慧校園的環(huán)境、資源、管理和服務等應用,為師生員工及社會公眾提供泛在的服務。包括智慧教學環(huán)境、智慧教學資源、智慧校園管理、智慧校園服務四大部分。
1. 智慧教學環(huán)境可以是實體的教學環(huán)境,也可以是虛擬的教學環(huán)境或虛實相結合的混合教學環(huán)境。
2. 智慧教學資源指使用者可通過多種接人方式訪問資源管理平臺,并搜索、瀏覽或下載所需資源。
3. 智慧校園管理專指學校各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管理、教學管理、科研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資產設備管理、財務管理等協(xié)同辦公(辦公自動化)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
4. 智慧校園服務指以信息技術為手段,為教學提供基于互聯網的智慧化校園公共服務支撐體系,核心內容是校園安全管理和設施設備運維。